养马甸子乡姑(香菇),流年芬芳(散文之七)
文/才斗
昨天寒露,在时节里徘徊,不愿离去。就好像今天的我,回忆昨天的故事,还有多少情节等待我去延伸。
完成延伸的概念,源于辽宁兴城市刘台子满族乡驻盐锅村第一书记荒原作家邀请。我和辽宁财政厅、原辽宁新宾县委副书记,永陵镇陡岭村扶贫七年王瑞书记,来到盐锅村。我这是第二次来盐锅了,第一次是九月和村民过了一个特殊的、不同寻常的中秋佳节。时隔不到一个月又回盐锅,一是看看灾后村民,二是随乡领导去建昌考察大棚种植香菇情况。换句话说:振兴乡村经济,致富路上取经(已发新闻报道)。
考察团是由刘台子乡张起欢乡长带队,成员由驻乡第一副书记张翼及各村第一书记、书记组成。
与书记们在一起,自我感觉身价有点上涨。“上涨”一词,对于我来说,物质一穷二白,精神万贯家财。因为我是以码字的身份来到倚海而居刘台子乡这块土地的。
翌日,车子离开兴城市刘台子满族乡政府,一路向西,相会建昌。
我是熟悉建昌这个名字的,它源自北魏时期建德、昌黎二郡的首字。因北魏时,建昌受建德、昌黎二郡管辖,故取其二郡的首字为名。
建昌历史悠久,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。境内发现了世界上最早、距今1.6亿年的带羽毛恐龙“赫氏近鸟龙”化石,迄今发现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“中华侏罗兽”化石;山嘴子红山文化遗址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齐名;东大杖子战国古墓的发掘打破了“山海关外无春秋战国时期古迹”的说法,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狼山、辽西屋脊大青山、“北方的小西藏”龙潭大峡谷等。
这里提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,在我的记忆里是深刻的,曾经写过《红山女神》长篇散文诗,还做了连载。
红山女,讲述一个乡姑,在美娘肚子里过惯了颠簸生活,她许下诺言:要用大声啼哭的方式,告诉部落,告知天下:“ 未来的一统江山,等我女流一朝母腹出世,情深大地。”她是在迁徙营地喊杀声中,来到这个世界的。
乡姑红山女初长成,在她亭亭玉立的时候,成为玉猪族人部落首领……
这个故事,一直流传今天。脚下的车轮,碾过史前玉猪族人走过的地方,寻觅哪一串脚印是乡姑红山女的?如果按照这个线路寻觅,可以延伸到赤峰“天下第一龙”故乡了。因为在建昌沿途,我看到了蒙文而轻抚蒙古风了。由于此次目的,是致富路上取经,而不是考察红山文化,只好暂时搁浅。不过我还是有一种延伸的欲望,不知何年何月,走一回红山年轮。
车子行驶在建昌养马甸子乡土地了,车轮亦年轮。都与视线里的:“青山郁郁葱葱,俏石千奇百态,田野略显苍凉”而思维一泻千里了。
车子转过一山又一山,转出一个隧道又一个隧道,转出了一路乡愁。初生辽西山里,知青下乡辽北山里。夕阳黄昏了,依旧转山转水转乡情,与山恋恋不舍。时常在夜里、在码字里行走的时候问自己,我是不是辽西山之子。
回答:“是的,而是属于践行之子”定格了我与家乡情结。我的辽西分南北,我的老家在辽西北,而刘台子乡在辽西南。就像盐锅村菱角河与大海一样,一个南,一个北。
我的思绪跟随车子,在养马甸子乡杨外村公路旁停下了。这是书记们取经的地方,当然了,也是我码字的地方。
下了车,心里犯了合计:“这是我要采访村子大棚吗?怎么会住在公路旁”?
张翼书记下了车,抓紧时间,滔滔不绝介绍说:“这是我的老家杨外村,我出生的地方。养马甸子乡是辽宁建昌县发展绿色无公害食用菌香菇,率先致富的乡,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食用菌香菇生产基地”。
杨外村,原来是张翼书记的老家。虽然没有长期固定在乡村里生活,但从小到大只要是寒暑假,爸妈就把他送回老家生活,意旨是让他不忘家乡。
他入伍当兵离开家乡,转业后回到地方,在兴城市政法委工作。这次取经,他的责任是左肩担着刘台子乡,右肩担着养马甸子乡。
我们走进村民张玉军的两个大鹏。迎面扑来的是香菇沁芳香。
张玉军颇有口才,富有逻辑的讲述了大棚香菇的生活规律:“香菇培植。周期90天。出香菇150天,能卖五个月。摘完一茬又长一茬,能连续五茬。香菇生长,适宜温度为晚上13度,白天18度”。棚主还向我们介绍了香菇生产、加工、技术要领、产销等情况。
在采访时光里,我还知道了养马甸子乡,原来是以“梨乡”著称的,多数村民以种梨为主。接下来我的疑问出来了,为何不种梨反倒发展起香菇产业呢?
张玉军向我们讲了种植香菇的原因:养马甸子乡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设施农业,原来是蔬菜大棚,种植黄瓜,效益很好。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,张玉军和其他村民意识到种植香菇利润高,并以产业品牌为主导。直接建起大棚向食用菌类要经济效益。
我问:“咱们大棚规模怎样?”
张玉军说:“共建了两个大棚,加起来长178米,宽13.6.米,形成了规模,也带动了亲戚朋友整天围着大棚转,转出共同致富”。
张玉军向我们介绍情况时,脸上流露出成功、幸福的喜悦。
香菇成为村民致富的“法宝”,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:小气候和沙化土壤。
坐落在大山脚下的养马甸子乡,由于山地作用,冬天的温度比其他地区高出5℃,这也成为香菇高产的重要保证。千万别小看这5℃,香菇多是在冬天生产,温度是关键。在别的地方,就算给大棚盖棉被,也没这儿的草帘子效果好,就这一点节省了一笔钱。掌握温度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。温度保证了香菇一茬又一茬上市,每斤香菇平均能卖到3块多元,张玉军同其他村民一样,腰包一年又一年鼓起来。他就是这样依偎大山,在一条公路旁的村子生息,实现了自己富裕梦。
张玉军说:“妇女来到他的大棚,仅扒掉菌棒塑料膜这一个环节,一天下来能挣200多元。”他指着正在棚里干活的几位妇女们如是说。
“是啊!在省城沈阳,一个好的企业工人一天也赚不到这样的薪酬”。我是不是在吃惊中,开始贪婪向往这里的经济效益呢?
采访了一位头系围巾,衣服朴素,个头不高,在菌棒摘香菇的女人:“你们在大棚里干活,工作多少个小时”?
女人说:“没有时间,一天干到晚,活计有多是”。
女人质朴、落落大方,脸上洋溢着幸福生活的表情,仿佛写在了大山的脸上、我的文字里。每到一个大棚,视线里处处是乡姑的身影。她们是村子大棚香菇产业、生产、加工等每一个环节主要的劳动力,素描了一幅女人线条、情感细腻的画。我不是画家,但知道“素描”是用一种艺术创作,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,来表达思想、概念、态度、感情、幻想、象征甚至抽象形式的……如果用“素描”笔法,来赞美她们是养马甸子乡杨外村的乡菇,是舌尖上的一种文化或艺术,那么我确立本文题目是正确的,说明杨外村的乡姑(香菇)是一个时代一曲绝唱。
“乡姑”是指乡村里的女人。“香菇”是指大棚里的菌棒怀胎出来的婴儿。香菇的骨骼很像我们雨天擎的伞,乡姑是有情有意的伞。为她爱的家遮风挡雨,就像史前乡姑红山女爱她的族人。
史前牛河梁女神庙市场,是乡姑红山女创建的。货、币可以在市场交易,买卖兴隆。乡姑红山女很会做生意,她把生意经念出了史前一个繁荣的庙会。
杨外村食用菌香菇不也是一个市场吗?乡姑们转大棚,香菇通过她们的指尖,芬芳了市场。两个同音词,就是这样成为辽宁建昌养马甸子乡杨外村最美“俏佳人”。
诗曰:“山野苍苍,昨天寒露气爽,一方乡姑(香菇),大江南北芬芳”。
这首诗的意思是,养马甸子乡杨外村,满山郁郁葱葱。我在寒露时节随书记们,在致富路上取经。为探索“乡姑”(香菇)秘籍,长途跋涉数百公里。在青山脚下、公路旁,大棚里,采访了“乡姑”(香菇)古朴美颜值,早已经美到大江南北了。
这首小诗,很显然是根据《诗经》里的《国风·秦风·蒹葭》而获得灵感的:
诗曰: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。
诗的大意是:大片的芦苇青苍苍,清晨的露水变成霜。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。就站在对岸河边。逆流而上去追寻她(他),追随她(他)的道路险阻又漫长。顺流而下寻寻觅觅,她(他)仿佛在河水中央。芦苇凄清一大片,清晨露水尚未晒干。
我的小诗与《诗经》里的诗,在环境、时间、人物、地点是很相似的。不同是一个山野,一个蒹葭。一个寒露,一个白露。一个“乡姑”(香菇),一个伊人。一个塞外养马甸子乡杨外村世人皆瞩目,倚山而居,一个江南在水一方。
从“蒹葭苍苍……到“山野苍苍”……在跨度2500多年历史长河的今天,我在寒露时节,阅读杨外村的乡姑(香菇),是棚主张玉军写的一段台词:“我是2006年开始做大棚香菇产业的,按照过去和今年的市场行情分析,每个大棚保守估算,纯收益在8到10万元”。
2500多年前的“蒹葭苍苍……”有这样的数字吗?回答:只有在今天“山青水秀”的时代,实现了中国梦,每一个人的梦,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。
村子致富这一伟大壮举,香菇产业链形成,带动了一方经济富庶。不但提供了就业岗位,还唤醒了在外打工村民的梦。村子出现了回流潮,人口增加了,留守村子的寂静、苍凉的岁月,因着“一夜春风来”,出现了勃勃生机。纷纷回家乡,出力献智慧。有诗曰:
离家出走,不如家乡热炕头。
在外工作,没有在家赚的多。
这是在外打工村民,回家乡发出的诗声,是乡姑赋予大棚(香菇)的美丽而花开山乡(香)了。
作者简介:
才玉书。笔名:才斗。虔诚的文学爱好者。喜欢在文字上行走。拉长瘦影。